本站訊?中國南水北調集團堅持“兩手發力”,水網水務投資公司貴州公司、南水北調(遵義)水網公司成功揭牌,集團公司參股建設的黃河干流關鍵控制性工程——古賢水利樞紐工程順利進入建設階段,集團公司加大市場化融資力度,融資額度超過200億元,市場化發展釋放聚合效應碩果累累。
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動態優化重大事項決策權責清單,制定經理層權責清單等配套制度辦法,現代公司治理機制不斷完善。
江蘇省人民政府和中國南水北調集團簽訂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江蘇省境內)增供水量供用水合同并同步簽署有關工程委托運行維護管理備忘錄,中線公司安全監測中心和不停水檢修專業技術團隊組建成立,推動南水北調工程及水源區100 余個水質自動監測站監測數據共享,保障南水北調“三個安全”的能力不斷提升。
新機制的建立健全,新舉措的落地見效,推動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改革創新從“一件事”到“一類事”、從“一個點”到“整個面”、從“一個環節”到“全鏈條”全面升級,一批具有標志性、引領性的改革成果正在發揮作用。
改革破題,創新引路。集團成立以來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將新發展理念貫徹到南水北調和國家水網事業發展全過程,以創新促改革,以改革促發展,全面提升南水北調工程沿線地區水安全保障能力和水資源支撐。
完善體制機制,持續深化改革
健全的體制機制是推進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效保障。
集團公司成立以來,深入貫徹新《公司法》,積極推動中國南水北調集團章程和各二級子企業章程修訂,積極健全嚴格按照權責事項清單履職的工作機制。積極推動集團層面董事會規范化運作,動態優化重大事項決策權責清單,制定經理層權責清單等配套制度辦法,完善跟蹤督辦機制,建立事項催辦提醒機制和問責機制,不斷健全完善現代公司治理機制。
中國南水北調集團不斷夯實南水北調“三個安全”基礎,健全工程安全管控體系,加快組織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完善安全責任網格運行機制,開展南水北調工程安全風險防范機制研究協調建立多水源保障機制。健全完善維護水質安全的“監測、保護、應急、科研”體制機制,開展水質安全提升專項行動和協同治理試點,協調生態環境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推動南水北調工程及水源區100 余個水質自動監測站監測數據共享。
現代公司治理全面推進的同時,更多破解深層次矛盾的改革舉措也在緊張有序實施。
江蘇省人民政府和中國南水北調集團簽訂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江蘇省境內)增供水量供用水合同并同步簽署有關工程委托運行維護管理備忘錄,進一步了理順有關工程運管體制,充分發揮了中央和地方積極性,為確保南水北調“三個安全”奠定基礎。
中線公司、東線公司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協調建立南水北調防汛指揮機構、南水北調河湖長制協作機制,建立健全水質監測信息共享會商機制、突發事故應急處置機制;深入探索工程管養一體模式,總結一期工程建設管理經驗,完善標準化水網項目建管體系,形成標準建管模式并建立推廣應用機制。中線公司總結綠化工程維修養護模式改革成果,擴大中線總調度中心及中控室優化值班模式試點范圍,加快中線成本管控創新成果總結推廣,系統提高維護南水北調“三個安全”的能力水平。
破除發展掣肘,激發改革活力
哪里有瓶頸制約,哪里就是改革的主攻方向;哪里有干部職工期盼,哪里就是改革的主要戰場。集團公司成立以來,把考核激勵機制改革與市場開發體制機制改革作為推進集團公司改革向縱深發展的關鍵舉措。
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成立目標管理和考核激勵聯動機制改革工作小組,多次召集研討會,科學測算數據,完善聯動機制,起草《目標管理和考核激勵聯動機制方案(草案)》,研究制訂“一項目一獎勵”辦法。優化調整項目投資財務評價指標,研究推動設立國家水網發展基金。
干部能上能下,人員能進能出,工資能高能低,是三項制度改革的關鍵。集團公司著力健全完善三項制度改革制度體系,制定《集團公司進一步全面深化三項制度改革工作方案》和任務清單,印發《子企業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實施意見》、《總部員工管理辦法》等系列配套制度,全力推動子企業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修訂《集團公司所屬企業領導班子和領導人員考核評價辦法》、《集團公司總部部門和員工考核評價辦法》,推行全員考核,強化末位調整、不勝任退出導向。
新能源投資公司率先建立了以考核為指揮棒、以“獎優罰劣”為導向的市場化激勵約束體系,推動薪酬激勵、業績考核“向市場傾斜、向一線傾斜”,實行“360°+關鍵業績”考核,將經營業績目標分解至每個崗位。設立市場開發獎,實行管理人員聘任、員工進出與業績考核剛性掛鉤,激發了廣大干部員工的干勁、拼勁、闖勁,推動新能源投資公司快速發展。
突出主攻方向,拓展“調水+”策略
改革從具體問題抓起,才能提高改革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才能解決高質量發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集團公司成立以來圍繞國家水網建設和資源配置深化改革,努力探索加快國家水網建設的發展模式和經營策略。
在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規劃建設方面,創新工作模式,統籌推進后續工程前期論證,提升工作質效。在參與國家水網骨干項目投資建設運營方面,以雙跨項目為重點,形成可量化、可考核的常態化工作機制,不斷提升水網建設服務能力。按照“依法合規、改革創新、價值創造、合作共贏”的原則,積極探索“調水+”“水網+”發展策略,推進水網項目與水務、新能源、生態環保、文旅等項目融合發展、綜合開發,逐步形成可復制推廣的市場化開發運營模式,實現水網綜合效益最大化。
10月18日,南水北調(遵義)水網有限公司、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水網水務投資有限公司貴州公司揭牌,與遵義市共同打造“水網水務一體化、供水排水一體化、城鄉供水一體化、涉水產業一體化。”示范基地。在浙江開化水庫項目中率先采用特許經營方式,在安徽淠史杭灌區現代化建設試點項目走出一條“現代灌區+農業”的發展新模式,鳳凰山項目形成從“水源鳳凰山”到“終端供水戶”的捆綁特許經營模式等等,一個個項目落地推進,印證著探索創新“水能融合”發展模式的堅實步伐。
尋求項目與資本的對接渠道,對南水北調后續工程和國家水網建設投融資改革而言至關重要。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充分利用金融支持水利政策,鼓勵引導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投入南水北調后續工程和國家水網建設,拓寬長期資金籌措渠道。加大市場化融資力度,融資額度超過200億元。經過深入比選和談判,江漢水網公司與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等8家銀行簽署引江補漢工程貸款合作協議。這是集團公司“兩手發力”拓展融資渠道、加快推進后續工程規劃建設的重要舉措。
需求牽引創新,數字賦能發展
數字孿生南水北調是南水北調和國家水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志。按照“需求牽引、應用至上、數字賦能、提升能力”要求,統籌建設數字孿生南水北調中線、數字孿生引江補漢工程,加快構建具有“四預”功能的數字孿生水利體系。
建專班、定制度、出方案……數字孿生建設布局加快構建。搭平臺、抓應用、提質效……數字孿生建設任務逐步落實。
“首次突破”成為數字孿生南水北調的關鍵詞。首次實現天空地多源監測信息在線融合,全方位感知暴雨洪水態勢;首次運用數字孿生平臺,為洪水防御提供基礎支撐;首次開展衛星云圖和測雨雷達預警,信息直達一線防御人員;首次應用引江補漢工程數字建管系統,加快推進智能建造。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不僅是數字孿生建設,中國南水北調集團將創新的火種播撒到各個方面,開出了一朵朵創新之花。
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新組建科學技術委員會,為南水北調后續工程和國家水網建設提供最高層次的科技戰略智囊;制定《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發展水網特色新質生產力工作方案》,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牽頭申報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跨流域人工調水系統低營養水體中藻類暴發機制與預防技術”研究項目通過評審,實現集團公司總部作為牽頭單位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零的突破。籌建“南水北調中線公司總干渠輸水能力挖潛技術創新中心”等6個基層技術創新中心,出臺健全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傳統產業固本升級、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的重點任務和舉措,探索推行“揭榜掛帥”等創新工作機制,建立差異化的科技創新考核機制,有效激發科技創新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發展無止境,改革永遠是進行時。中國南水北調集團將以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引,深刻領會并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治水重要論述精神,全力以赴推動改革各項措施落地見效,以改革成效推動南水北調和國家水網事業高質量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有力的水安全戰略保障和水資源支撐。